1、模拟动物
竹编艺人把翠竹劈成篾片、蔑丝后,编织出各种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动物,有的还把竹编动物与传统的篮、盘、罐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实用与欣赏的价值。
2、竹篾漂白
这种工艺能把竹篾漂白得洁白光亮,用这种篾丝编织的动物产品,不仅增添了动物的真实感,而且美观大方,素静雅致。用漂白篾编织的花瓶,更是洁白晶莹,能和白玉花瓶媲美。
3、花筋工艺
这种工艺是在篾片上印上各种花纹图案。印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套色,疏密相间,节奏均匀.装饰味浓厚,插在花瓶或果罐的中间及两端,使产品陡增生气,典雅别致。
4、蓝胎漆工艺
这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工艺,这种竹编漆器采用十分考究的涂漆工艺,使产品耐沸水泡,光洁润亮,宛如瓷器,又比瓷器牢固轻巧。
嵊州竹编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至汉晋时工艺已臻精细,明清两代编结水平进一步提高,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著称,编织方法粗细并存,细者能在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羽翼;粗者能充分利用竹材的弹性,巧插灵编,粗犷豪放,工致质朴,,除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外,还为研究竹编生产历史和江南农村的民俗民情提供了重要的考察线索。
东阳竹编素有“百工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以立体编织为主,与平面编织技艺相结合,做工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典雅,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充分体现出东阳竹文化的风貌。东阳竹编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器具,以实用功能为主;一类是立体陈设与建筑装饰,以艺术欣赏功能为主。东阳竹编擅长编织立体人物、动物及传统竹篮等器皿类的工艺品,手工剖篾细如发线,柔如蚕丝,精编细作,逼真传神。
新昌竹编素以编制精巧造型优美,色泽古雅而著称。生产的动物形和盘、篮、台灯座、花瓶、蓝治漆盘、屏风、人物等高、中、低各类具有民族风格的竹制品,很有特色,其中“老寿星”、“孔雀开屏”、“天坛”等传统题材的作品制作精巧、式样美观、形象逼真,在新昌竹编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诸暨竹编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遗址中发现的竹编织物,工序大致分为起底、编织和锁口三道。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而运用编花、透空、夹筋等手工编织手段,也使竹编工艺品更加绚丽多彩,各种花色新颖、图案清晰、美观大方的竹编工艺品,如竹席、帐帘、门帘、画屏等,因篾薄条细,携带轻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006年,嵊州竹编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08年,东阳竹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新昌竹编工艺被列入绍兴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5年11月,诸暨竹编成功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