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面塑艺术特点为细致、优美、精巧,制作技艺娴熟而精湛,除了大量的灵活单个面塑作品,金坛面塑还以题材广泛、内涵深厚而闻名,在人物塑造上,为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改变了仕女脸部过胖的传统,使人物面部清秀,身体匀称窈窕;在用色方面,根据所捏物体的需要,将不同的广告色揉入面里,突破了祖传的“老三色”,使作品具有颜色艳丽,不褪色的特点;在形象组合上,创造了双人组合、多人组合、人景组合系列作品;在题材上,擅长古代神话戏剧人物表现,世事百态兼容自如,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生活气息。
金坛面塑作品可以分为喜庆吉祥面塑和速成型的插棒面塑,喜庆吉祥面塑通常用于家庭建房上梁、老人寿辰和祭祀活动,速成型的插棒面塑制作工艺步骤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如庆吉祥点心类作品“金童玉女”、“姜太公钓鱼”、“仙女献宝”、“孔雀开屏”、“龙凤呈祥”、“花脸蝴蝶”、“仙鹤添寿”、“欢喜鸳鸯”、“连年有鱼”、“万年长青”、“子孙团聚”和“苍龙”、“三脚蛤蟆”、“聚宝盆”、“福禄祷禧财”等,都带有鲜明的江南民风民俗色彩,散发着浓郁的水乡农耕气息。
1、制作工具包括小剪刀、小竹刀、小切刀、小压棍、小梳子和牛角针。
2、制作原料包括米粉、小麦粉、食用颜料、蜂蜜、甘油、明矾、石盐、防腐剂、润滑剂和铜金粉。
3、制作过程涉及捏、搓、揉等手法塑型,以及刀针切、刻、划、点等细工制作。
金坛面塑具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基础,在建国前后,金坛面塑艺人数量较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从事金坛面塑的艺人已经逐渐减少。仍然从事面塑的传承人中,潘俊芳和彭国生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位。近年来,潘俊芳在常州市和金坛市的大型文化活动中频繁亮相,其精湛技艺受到广泛好评。彭国生先后为金坛金城镇和水北镇的中心小学学生提供面塑技艺辅导,并将其制作技艺编成校本教材。在培养的努力下,一批年轻的面塑传人正在脱颖而出。
金坛面塑,常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