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上石蜡、蜂蜜等成分,调成不同颜色,通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面团,和面、揉搓、拍擀、上色,一块面团在一双巧手的制作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面塑,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配色、制形、搭配、刷胶,每一步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在手艺人的掌心塑造形状,用指尖描绘面塑作品,精致细腻 灵动多姿,造型多样 绚丽多彩,手艺人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指尖赋予面团以艺术生命。
一个个精致的面塑,在手中细细端详,面塑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那些之前揉捏的时光、付出的的心血,被定格在手中,注之以情感,赋之于灵魂,面塑技艺,是经过历史洗涤遗留下来的精萃,凝聚了每一代传承人的守护与心血,面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利辛面塑主要流传于利辛县西南部永兴、王人镇一带,至今已延续一百多年。第三代传人杨文挺过去吹着面捏制的唢呐,走街串巷兜售捏制的面人,产品较为单一。第五代杨攀峰经过努力,解决了面塑易发霉、开裂、不耐摔打的缺点,在保留杨氏面塑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老北京面人的技艺特点,对杨氏面塑进行了改良,用面塑的手法展现雕塑艺术,把高雅雕塑艺术民俗化,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利辛面塑产品众多,从高不嬴寸的古代淑女到身长六尺的财神爷,从十几公分人物塑像到高达两米的憨豆先生,杨氏面塑在变形夸张的手法中能准确捕捉到住人物的神情,不仅可以捏出传统的一套人物,同时还可以看物摹型,捏制出和真人一般大小的面塑。
临泉面塑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传承着临泉当地的历史文化,2010年临泉面塑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殷派面塑属安徽面塑艺人的正宗流派,“殷派面塑“形成流派迄今也有400多年历史了。是民间老百姓祈福,歌颂民间传说,祝贺节日,供奉神灵信仰,以及祝寿,庆丰收成,歌颂历史人物的一种民间生活习俗的艺术。尤其年节,庆典更能体现“殷派面塑”艺术的活跃性。
殷派面塑手法讲究的是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一个作品制作下来,手指、手腕的动作要像写书法般行云流水。殷派面塑的面团要求各种面粉按一定的比例和制而成的。用它制作面人,不但不会干裂,就是从四层楼上摔下来也不会变形。
商派面塑具有淮北地方性特色,大多数作品反映的都是淮北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作品非常适合随身携带和随手把玩,得到了淮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商派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用面粉加彩以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态的民间手工艺,形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品来源广泛、丰富多彩、独具风格。
庐州面塑作品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又不失民间艺术的淳朴气息,不仅能长久保存还具有抗摔功能,面塑作品多来自传统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等,人物造型占比较大,每个题材和造型背后,都蕴藏着民间的审美情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庐州面塑在材料的使用上注重继承创新,在不改变传统技艺手法制作基础上,增强材料的柔韧性和长期保存不变形的特点,作品力图反映具有安徽本土特色的人物、故事、风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安徽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塑的品种丰富,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是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这些造型不同的花糕与不同的民俗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家乡长期的民俗行为和精神的熏陶中形成的民俗心理,总容易被地方特征明显的艺术形式唤起心中的乡土情感。
2013年,殷派面塑被安徽省文化厅列为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利辛面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年,庐州面塑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0年,临泉面塑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