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榆林县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而榆林丰富的民俗事象,则为剪纸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创作的广阔天地。榆林剪纸与本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榆林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榆林剪纸因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有神州南北东西八面来风的熏陶而淳厚隽永,古朴生动,多姿多彩,它兼备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写意豪放和南方剪纸工巧细致、写实秀美的特点,又体现出多元文化相交相融的特色。从地域划分,榆林剪纸有三个板块;绥德、米脂为一块,这里的剪纸作品古朴厚重;定边、靖边为一块,这里的剪纸作品洒脱细腻,浑厚朴实;神木、府谷为一块,这里的剪纸作品苍劲浑厚、纯朴明快。
1、以岁时节令为例
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毒”,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节,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九月九重阳节,剪刻重阳旗,寓示步步登高。十月一日寒农节,陕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
2、从红白喜事来看
结婚时,大门两边要贴上大红双喜字,作为装点。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送殡仪仗中的纸幡、摇钱树、金山银山,轿车大马,都是用纸剪刻糊制的。
榆林剪纸艺术遍及榆林市各地,剪纸能手数以千计,佳县的的郭佩珍,靠一把剪刀成为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毕加索”。榆林的曹宏霞,敢于创新,她将传统窗花创编成巨幅轴花,提升了陕北剪纸的艺术品位,作品远赴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和地区,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她剪出的《水浒人物》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银奖,长12.1米,宽1.2米的《九边重镇老榆林》已申报吉尼斯世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