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的雕刻始于汉唐,至明末闻名,清末因佛教木雕而达鼎盛。近代鹰潭雕刻更是誉满海内外,成百上千的雕刻企业及生产作坊快速扩张发展,雕刻大军遍布全国。鹰潭市余江区更是“雕刻之乡”,雕刻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余江木雕手工技艺。
余江木雕表现形式多样化,常用的技法主要有平面浮雕、圆雕、半圆雕、透空雕、阴刻等。木雕主题多样化,多见于民间生活习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祥禽瑞兽等。
余江木雕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或写实或夸张或抽象,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体现木雕艺术的趣味和材质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工艺技术上,余江木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木材采取现代人工干燥技术,表面涂饰工艺全部采用现代涂装材料和技术,生产工艺上将木工和雕工分开操作,实现了半机械化批量生产。
余江木雕的主要技术工序有选料—晒料—配料—画图—贴图—拉花—打胚—修光—打磨—油漆。
1、文化价值
余江木雕制作技艺历经1200多年的传承,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明显的地域特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是北方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的产物,是研究余江历史文化传承演变的“活化石”,是余江民俗和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收藏价值
余江木雕作品是由工匠设计制作完成的,其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主要是通过其作品的艺术造型(形体)来展现客观世界的人和物,或写实或夸张或抽象,同时还要结合木材的特性,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体现木雕艺术的趣味和材质美,是装饰、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3、经济价值
余江木雕是余江四大特色产业之一,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统计,余江木雕行业及其关联行业的从业人员多达3万人,创造的产值达数亿元,是余江支柱产业之一。
2013年,鹰潭传统工艺——余江木雕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余江木雕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唐宋时佛教传入本县,境内大兴寺庙建筑,民间多造木雕道尊和佛像在家供奉。同治版《安仁县治》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文庙中的先贤由泥塑像改用木雕塑像,木雕适用范围扩大,木雕业发展迅猛,从官府衙门、达官府邸到富商民宅,普遍运用木雕工艺装饰。如今在锦江、马荃、杨溪、平定、中童等乡镇很多明清古宅上的梁柱、斗拱、飞檐、栏杆、门楣、匾额还遗留下了不少木雕精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余江木雕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全国木雕行业的后起之秀。余江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张果喜创办了余江工艺雕刻厂,成功地将余江传统木雕与国内各种雕刻技艺相结合,从生产雕花樟木箱起步,发展到传统雕刻工艺品,雕刻家俱、室内装饰、建筑装饰、高档宗教产品五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雕刻工艺品打入国际市场,被外商誉为“天下雕刻第一家”。现在余江木雕产业已成为余江地方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末至九十年代初,为进一步加快余江木雕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木雕技艺传承力度,余江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张果喜,通过创办雕刻技工学校培育了近千名雕刻技术人才。余江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童胜富,在木雕行业摸爬滚打了30余年,由于雕刻技艺高超,成为木雕行业的领军人才,晋升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2016年12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