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阴夏布织造技艺,是流传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的传统技艺,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在唐朝,棠阴夏布就已盛行,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夏布,即苎麻绩纱后织造漂染而成,具有轻薄凉爽、透气吸汗、挺括舒适的特点,特别适合制作夏日服饰,“夏布”名称由此而来。2017年11月,棠阴夏布织造技艺列入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5-Ⅷ-20。
棠阴夏布包括本色、漂白、染色、印花等多个品种,其具有纱质细软、边缩平整、编织均匀,不皱褶、不变形、凉爽透气等特点。
棠阴夏布的深加工技艺独树一帜,在国内享有盛誉,需要经过沦布、酱漂、蒸布、再水漂、酱漂、碾压、上边、拆布、包装、上标等十三道工序,使夏布形成自然白布。
1、自然条件优越。穿过棠阴的宜水全是孵石河,清澈见底,含硫磺质最多,是国际国内进行漂染深加工的生产地。
2、产品质地优良。棠阴夏布洁白如银,轻柔胜丝,既吸汗,又不粘身,衣料避暑爽身。
3、织造工艺精密。棠阴夏布织造工艺精密细致,如果细分,可达57道工序,所以能织出800—1200筘的精、细、光、滑、软的夏布。
4、织布机器独特。棠阴织夏布为高机生产,而外地诸如万载、新余、分宜、广丰、湖南乡则多用矮机生产。
棠阴夏布织造技艺历史悠久,据棠阴夏布艺人熊年英的丈夫邓谱志口述,其母吴秀凤(1909—2004)的师傅一脉夏布传人中流传“唐朝时,棠阴吴一真人用纯金打造了一个装绩麻的容器,类似高脚花瓶,不敢擅自使用,于是送给建昌府吴王夫人”的故事,由此推断,早在唐朝时,棠阴夏布织造就已盛行。
据《棠阴镇志》记载:“棠阴是全省三大夏布生产和集散中心地之一,鼎盛时期(明末清初),有三万六千人烟,十有九家吃夏布饭。”
据《江西省情汇要》载:“明清时期,全省逐渐形成了几个夏布生产和贸易中心,产品远销国内外……赣东以宜黄居最,夏布细而光洁。因宜黄河水质好,邻近地区的夏布都运来这里漂净……宜黄棠阴镇、万载株潭镇、临川李家渡都是经营夏布业的市镇。”
明清鼎盛时,棠阴集镇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夏布销往南昌、九江、上海、天津等地,远销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由此衍生出“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说。清末,棠阴夏布最高年产量近四十万。
随着新兴现代化机械纺织产业兴起,棠阴夏布织造业也由盛而衰,逐步走向了没落。
传承状况
棠阴夏布织造全程手工制作,效率低、成本大、利润小,棉花的引入和现代纺织业的兴起对其冲击极大,传统的手工业市场竞争力无法与现代工业相抗衡。棠阴、神岗、中港等乡镇还有一批艺人从事零星的夏布织造,全是夏布织造厂的学徒,或学徒带的弟子,但已无法形成规模,只有零星生产,且多为自给自足。
保护措施
1939年秋,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纺织科毕业的梁帮柱(字砥澄,江西新建人)和欧阳(字西生,江西宜黄人)奉江西省教育厅命令前来棠阴筹备创办了麻织学校,校舍设在吴氏八府君祠,除开设了普通中学基础课程外,另设了苎麻、漂染、纺织、机织、意匠分解等专业课程。1942年,日军入侵,不少学员逃避战乱离开学校,学校几近解体。1956年,官方成立了夏布织造厂,直至1979年,主要招收宜黄附近的学徒,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培育了数百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