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柳编是流行于河北省广宗县一带的传统编结手工艺,它起源于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广宗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沙碱参半,为防沙抗盐碱,当地村庄周围多栽种柳棵子,这为柳编业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广宗柳编制品以篮子、簸箩、八斗、盒子、矿工帽等实用器具居多,也有一些观赏性的工艺品,其形制并无定式,多依艺人的制作经验和实用需要而定。广宗柳编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家族内部和师徒之间世代传承,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融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的广宗柳编制品很实用,是广宗县当地民众十分喜爱的日常生活用品。
是的。柳编(广宗柳编),河北省广宗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柳编(广宗柳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5。
广宗县一带的柳条剥皮后表面光滑,色泽新润,既柔软又坚韧,以此编成的制品质量稳定,经久耐用。广宗柳编技法十分丰富,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形制编法各不相同,与编织技法配套的还有劈条、上链、布套等辅助工艺和漂白、染色、着色、上油等装饰处理手段。柳编制品十分讲究造型、款式和纹理的美观,成品以箩筐、提篮、簸箕、斗盆、箱包、椅凳、几架等实用品居多,也有一些制作更加精细的陈设品。
广宗柳编主要的材料是柳条,柳条有三伏天打的白柳条和秋后砍的红柳条之分,柳条砍下后趁湿捋去皮,在阴凉处放置几天,具有柔韧性后方能编制各种制品。
风干后的柳条需要在水中浸泡几天,具有柔韧性以后方能使用。柳编对湿度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地窖中完成。
柳编使用的工具均为艺人自制,主要有镰刀、锥子(环锥、草锥)、麻绳、线刀。
所有柳编制品的大小、宽窄、式样都靠艺人的制作灵感和制作经验。其制品有簸箕、篮子、圆簸箩、方簸箩、盒子簸箩、盛面粉用的八斗、结婚时女人用的八角盒子等。
传承价值
柳编(广宗柳编)制品十分讲究造型、款式和纹理的美观,也有一些制作更加精细的陈设品。这些制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时代的变迁,柳编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逐渐减少,柳编技艺也在走向衰落。
传承人物
姜朝春,男,汉族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柳编(广宗柳编),申报地区为河北省广宗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广宗县文化馆获得“柳编(广宗柳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广宗柳编行业在大辛庄一带世代相传,老少皆能,成为一种生计之道。
据姜姓家谱记载,姜姓是公元1406年由原山东省登州府迁民落户大辛庄的,该村的孙姓、李姓等也都由山东迁来,距今已有600多年。当时这里是一片沙荒、盐碱、沼泽地带,为防沙、抗盐碱,这些先民在村庄周围栽种了许多柳棵子(柳条),成为后来这里形成和发展柳编技艺的重要基础。在大辛庄村,流传着清朝康熙年间张士杰、张士英兄弟带着自己精心编制的簸箕,去京城向皇上进贡的故事。皇上一见到精制的簸箕,满脸欢笑地问道:“此物何用?”张士杰随口答曰:"柳条本是一把柴,能工巧匠编起来,拿到京城来进贡,能把糠皮簸出来。”,康熙一听,龙颜大怒,可又一想,既然人家是好心来京进贡,何必使其难堪,只好强压怒火说了句:“穷柳尖子,难发大财。”张氏兄弟回来之后,不但没有灰心丧气,为了生计,反而传承、发展了大辛庄村的柳编手艺。
20世纪70年代,广宗县辛庄村的柳编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村里的主导副业,并波及周围七八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