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天子包拯,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此狱,细查曾犯何恶,再发入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其心,掷与蛇食,铡其身首(包公即善于用铡刀),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十六诛心地狱分别为:
一、诛不敬鬼神、猜疑是否有因果报应的心小地狱;
二、诛杀害生命的心小地狱;
三、诛将善愿未完就犯恶的心小地狱;
四、诛亲近罪恶、行为错误等恶行的心小地狱;
五、诛欺善怕恶、怨恨他人不快死的心小地狱;
六、诛计较名利、是非,移祸他人等心小地狱;
七、诛强奸妇女、设计令妇女失贞、引诱妇女委屈地顺从自己的淫意,或者不论有无谋害之意,与妇女贪恋淫乐等心小地狱;
八、诛损人以利己等小心地狱;
九、诛悭贪不舍、不愿布施、不顾别人面临生死紧急之困境等心小地狱;
十、诛偷窃、盗取别人财物,昧着良心,耍赖而不还债等心小地狱;
十一、诛忘恩负义、以仇报怨等心小地狱;
十二、好斗、好赌、好胜,以致牵连、拖累他人等心小地狱;
十三、诛为了名利、欺骗、诱惑大众等心小地狱;
十四、诛自己虽未亲自加害,但却狠毒地教唆他人去害人等心小地狱;
十五、诛妒嫉善良、贤能等心小地狱;
十六、诛执迷不悟、死不改过、诽谤他人等心小地狱。
据东晋时期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世记经第三十章,记载:佛告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龙、四千大龙、四千金翅鸟、四千大金翅鸟、四千恶道、四千大恶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树、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阎罗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尔所小千千世界。是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败。众生所居名一佛刹。(注释:《长阿含经》的原文是梵文,记载了佛陀释迦牟尼生平事迹,佛教说法的教旨内容,后经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陈永革进行汉译。原文的阎罗王是与阎浮提洲“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等并列的天神一类,王宫在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并且只有一位阎罗,职务不明。)
据南宋时期郭宪所撰《洞冥记》记载:昔包老阎罗,原居一殿,因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之人,及未了善愿之人,屡放回阳,故上帝降调,令居于大海之底,东北沃燋石下,司掌五殿,后因功大封为阎罗天子,权重位尊,仍将望乡台移置于此。”(注释:大体意思是包拯本来是第一殿阎王,但是因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之人,被玉帝降到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此处的叫唤大地狱不是卞城王的那个。)
据元朝时期脱脱所撰《宋史·包拯传》记载: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注释:大体意思是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较为收敛。小孩和妇女叫他“包待制”,关系之所以打不通,是因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