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起源
据考证,满城刘胜墓出土的汉白玉男女俑就由曲阳黄山汉白玉雕刻而成,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曲阳石雕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曲阳石雕得到飞速发展,唐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元代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进入到皇家宫殿、陵墓和园林的营建中,几乎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2、艺术特色
曲阳石雕线条飞扬流动,发展了阴刻、阳刻、阴刻阳刻结合等多种线刻技法,圆雕、浮雕、线刻等表现方法常常被不拘一法地混合并用,题材相当广泛,重神韵的造型中即是不唯形似,去掉繁琐细节,抓住人的精神及结构的主旨,使用减法,以求造型在动态结构上达到传神的要求。
3、荣誉认证
2006年5月20日,曲阳石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34。
1、历史起源
刻铜艺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唐宋时期的金银器上就刻有精美的文字与图案,但那时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艺而存在,并未成为一门独特的‘刻铜艺术’。直到清朝同治初期,在北京的秀才陈寅生自书、自画、自刻书画于铜质的文房器具上,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刻铜艺术才逐渐流传开来。
2、艺术特色
饶阳刻铜的材质有白铜、黄铜、紫铜,以前二者居多。所刻铜器物有墨盒、镇纸、古钱币、薰香炉、水烟袋、手炉、茶叶盒、文具盒、茶壶、压尺、烟具、铜锁,动物立件等,其中尤以墨盒最为驰名,融质地、做工、造型、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
3、荣誉认证
2021年5月24日,刻铜(饶阳刻铜)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历史起源
铁板浮雕是郭氏兄弟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金属雕刻艺术和西方绘画、雕塑艺术的潜心研究及提炼融合,独创出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2、艺术特色
铁板浮雕是一种特色传统雕刻工艺品,利用铁板的特性和原色,在一毫米厚的板材上敲打出凹凸不平的浮雕效果,经过抛磨、烧色等手段处理,使作品产生黑白相间或兼有色彩点缀的素描般的视觉效果,色彩如同窑变,婉约绚丽,且无法复制,所以件件可谓孤品独件,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1、历史起源
辛集玉雕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初,1988年,辛集办起了工艺美术厂和玉雕艺术技校,玉雕产业逐渐叫响全国。
2、艺术特色
辛集玉雕是北方的代表,产品以中大件为主,风格粗狂豪迈,层次感强,立体感好,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有主有次,主题突出,还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一些质地差、皱裂多,甚至被人们扔掉的各种劣质玉石料变废为宝,以新、奇、特的表现思路,制作一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大众审美的小物件儿、小摆设。
衡水玉雕是以玉石为原料经人工琢磨制成的艺术欣赏品。采用深翠绿玉、清白玉石、芙蓉石、孔雀石、木变石等作原料制成。品种多为炉、瓶、熏、仕女、人物、花卉、酒具、瑞兽、台案屏风等。其代表作为碧玉台案屏风,分底座、围屏两部分。围屏由5扇组成,每扇雕以图案,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立体感强。风格高雅,置之案头,颇耐玩赏。
秦皇岛贝雕是以海滩所产的螺贝为材料加工制成的工艺美术品,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态,按照图案的设计要求,经过切磨镶嵌而成的,其工艺精细,装模考究。贝壳切磨,有的薄如蝉翼,有的小如米粒,有的细如发丝,有的亮如珍珠。为了使画面的每一根线条或每一部分造型颜色鲜明,浓淡相宜,艺人们还精心选用带有本色的螺贝加工,如用红口螺做山茶花,用粉口螺做荷花,使原画的色调更加逼真鲜明。
错桥果核雕主产于河北廊坊三河市城关镇错桥村,有杏核雕、桃核雕、山核桃雕、橄榄核雕、天竹子雕与松子雕六类。主产分佛教用品与装饰、摆设用品。主品设计新奇,雕工细腻,形象鲜明,古朴典雅,小巧玲珑。
承德木雕是用承德独有的名贵特产为原料,在继承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雕刻出多种既实用,又具有山城特色的传统雕刻艺术珍品,多取材于大自然中的花鸟、人物、山水,形象生动,刻工精细,微妙逼真。因使用的木材质地很像象牙,承德木雕堪与象牙雕媲美,甚至能达到乱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