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雕画也被称为“软浮雕”,最早可追溯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时期。最初的皮画主要是在动物皮革上,经过雕刻、烙烫、彩绘而成,以羊皮地图、简单的装饰画最为常见。
蒙古族皮雕画的制作需要准备好各种工具和材料,包括皮革、刀具、细线、针等。首先要选择一块质地好、厚度适中的皮革,然后将其浸泡在水中,使其变得柔软。
在皮革变得柔软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在皮革上画出图案。蒙古族皮雕画的图案通常是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如马头琴、骏马、草原等。设计图案需要考虑到皮革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雕刻的难度和复杂度。
在设计好图案后,需要用刀具将图案雕刻出来。雕刻需要非常小心和耐心,因为一旦刀口滑动,就会损坏皮革。雕刻时需要根据图案的不同部分选择不同的刀具,如刻线刀、刻面刀等。
雕刻完成后,需要将图案上色。蒙古族皮雕画的颜色通常是以红、黄、蓝、绿为主,这些颜色代表着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上色需要使用细线和针,将颜料涂抹在皮革上,然后用针将颜料揉进皮革中,使其更加牢固。
上色完成后,需要将皮革定型,使其保持原来的形状。定型需要将皮革放在平整的表面上,然后用重物压在上面,使其保持平整。定型时间需要根据皮革的厚度和大小而定,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需要对皮革进行装饰,如加上细节、边框等。装饰需要使用细线和针,将装饰物缝在皮革上。装饰完成后,蒙古族皮雕画就制作完成了。
内蒙古皮雕是非遗吗
2016年,皮雕画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1年,蒙古族皮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意义
蒙古族皮艺包括多元素的生活用具,如皮毛服饰、皮制箭囊、皮壶、马鞍、皮包、皮箱、皮画等。经过描绘、雕刻、着色、层染、烫色、抛光、定形,半浮雕凹凸压制等一系列工序,几十道工艺,纯手工制作完成。风格淳朴自然、古朴典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实用性强、画面生动逼真,对挖掘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蒙古皮雕画的作品包括蒙元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中国梦系列皮革艺术品及生活用品等。蒙古皮雕画”是游牧文明的缩影,以其多元的文化特征和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延续着千百年来蒙古族古老的文化血脉,其工艺记载了游牧文化的精髓,保留了民俗风情的优良传统。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皮雕画《草原歌盛世》作为“国礼”由中央代表团向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赠送。该作品2019荣获全国非遗传承人作品联展金奖,2021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杯”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