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陶瓷以生活用的缸、碗、碟、罐、盆、勺为主,以其牢、厚、经久耐用而闻名周边省区,后来发展到茶具、酒具、枕头工艺品如猫、狗、鸡、老虎、狮子等动物,还有“滴水观音”、“反弹琵琶”等陶瓷工艺品,这些物件上绘有牡丹、凤凰和戏曲人物、吉祥用语等,造型美观,色彩艳丽,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日常的物质享受,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艺术享受,从而丰富了民间陶瓷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华亭制陶的主要原料一是坩泥,它是含二氧化硅、二氧化铝成分物质的黏土。二是陶土,其所含物质成分与上同。三是石英砂,为矿石岩石性,白色呈松散状。这些原料在安口、砚峡、策底、河西一带分布,储量可观。据地质勘探表明,华亭的陶土是在下侏罗纪形成的。陶土与煤炭相伴而生,陶土覆盖在煤层之上,称侏罗系华亭组。其次有紫砂土、红釉土、黑彩土、花文釉、白陶釉、方解石、铝矾土、花岗岩、平石、煤炭。制瓷的工具随工艺的提高也不断改进,由先前的人工破、砸、碾磨,到后来的破碎机、拉坯机、坩泥机。烧制的窑也由最初的小土窑改进为直焰窑、方型窑、隧道窑。
首先将陶瓷原料按比例和剂量加工成泥料后,靠手搅石轮旋转之力量制成泥坯,在轮盘上手工拉坯制成半成品,待干燥后施釉,绘制烘干,装入直焰馒头窑用火直烧。二是将捏制的陶瓷品施釉装入匣钵内,用直焰窑焙烧为成品。三是将泥料加工成细浆,倒入模具成型后再打开模具取出产品装入直焰窑。
1956年,安口陶瓷厂生产的“野鸡红罐”产品被北京故宫陶瓷博物馆收藏。
1980年,研制当地高山黏土溢流项目,用坩泥制作细瓷革新项目,荣获省轻工业厅科技进步奖。
1982年,工艺品“反弹琵琶”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大奖。
1986年,研制开发的普瓷技艺获平凉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2年,粗瓷二号缸获甘肃省质量优质产品。
2003年,利用红页岩石制作的紫砂陶产品获平凉地区二等奖和首届西部交易会金奖。
华亭陶瓷,因主产于县安口镇,历史上也称“安口陶瓷”,华亭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源渊流长。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西周初至西汉平帝年间。据甘肃省华亭县博物馆馆藏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罐推测,华亭陶瓷最早有八九千年以上的历史。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华亭陶瓷两千年前制烧实在,窑头镇(后称安口镇)所烧土瓷自秦虞瘀父,为周陶正创迄今。”华亭土陶据明代才子赵时春考,始于周秦之际,周时秦虞瘀父为瓦瓷,黑瓷则为瓦瓷进化的一种。
华亭陶瓷烧制经历了从生活用具、墓葬品、日用瓷、工艺瓷的衍变过程。最初的生产形式由民间自行烧制,分散进行,窑地主要分布在安口、河西、策地一带。到了14-20世纪(明代至民国),华亭安口窑成了主要的制瓷基地,当时有大小瓷窑50余座,窑场遍布杨家沟、庙场、赵空沟、窑头镇等12处。由于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制瓷工艺水平的提高,华亭成为中国六大陶土生产基地之一,成了闻名全中国的“陇上窑”。
华亭制陶业自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经过夏、商、周三代2000余年的演变,在战国末期以至秦、汉,迎来了第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帝王祭祀活动的促进和带动。
从西周初到西汉平帝年间,华亭的陶器烧制主要以生产生活用具和墓葬品为主。生产形式是由民间自行烧制,分散进行的。产品造形各异,质量粗糙。后来秦人在陇山一带崛起,官方把民间的制陶工匠组织起来,并指导集中生产,创立了华亭的陶业。
后汉末年到魏晋北朝,战乱不止、动荡不休的时期,华亭陶瓷业势必陷入徘徊不前的境地。
隋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中西方文化交流迅速兴起并日趋活跃,瓷器一跃而成为仅次于丝绸的第二大外销产品,中国陶瓷开始走向世界,内地陶瓷沿丝绸之路源源销往西域诸国,又一次为丝绸之路沿线华亭的陶瓷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华亭陶瓷起到全面而又深该的影响,促成了华亭陶瓷工艺的第二次飞跃。华亭陶瓷业不断吸收内地大量先进工艺的过程,使华亭陶瓷业很快走向成熟,到宋元时期,华亭陶瓷已初具影响。1972年故宫博物院李辉炳、李知宴两位专家来安口杨家沟古窑址考察,认定挖掘出的瓷片系宋元时所产。1978年李知宴先生又一次来安口杨家沟考察后,所撰《磁州窑绘画艺术》一文中指出:“在平凉地区华亭县安口镇的杨家沟也发现磁州窑类型的产品。”充分反映出华亭陶瓷在宋元时期借鉴先进生产工艺,努力向国内名窑看齐的历史轨迹。
明代是华亭陶瓷业较为兴盛的时期。特别是成化年以后,官方更注重陶瓷业的发展,从而使华亭自宋代以后逐渐衰落的陶瓷又得到了复兴,成为西北能生产细瓷为数不多的基地之一。据《天工开物》陶埏篇记载:“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1369年(太祖洪武二年)春,大将军徐达西征到了华亭,他让杨思道署理县事,招回了元代未年因战乱逃亡在外的民众一千多户,安抚万余人,使华亭陶瓷业又得到了振兴。生产规模发展壮大,制瓷技艺有了进步,产品品种有所增加。特别是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后,窑场又从安口的杨家沟扩展到了砚峡。恢复了砚峡窑。在当地名人赵时春等人的协助力促下,在砚峡的雨亭沟东二里许的地方倡导居民烧制陶瓷,开挖煤炭。并在那里建了一座陶神庙,赵时春亲自撰写了碑文。华亭不仅成为全国六大陶土产地之一,而且也成了名闻全国的“陇上窑”。《天工开物》记载:“平凉华亭为明代陇上窑所在地,烧制釉瓷。产品有:罐、碟、杂件等。色以黄、红、黑三种构成了明显的碗窑系列。明未,李自成先后派部将五次攻陷了华亭城,瓷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砚峡窑再次歇业,东迁陶神庙头镇(即安口镇高镇村原高镇小学旧址处)。
到了清代,华亭的陶瓷业由于受到白莲教造反和多次民族战争的影响,不仅发展缓慢,而且由细瓷生产衰退为一些民用粗瓷的生产,陶瓷业户们仅能维持生计。但战后崛起较快。外地技术人员的流入,提高了陶瓷生产工艺。尤其是受到陕西耀州窑体系的影响,陶瓷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除碗窑系列日臻完善外,还形成了缸窑系列产品。窑场也由安口镇的杨家沟扩展到了窑头镇。史料记载:“清道光白连教乱后,始移杨家沟瓷场于窑头镇。”大缸则为清同治民乱后由陕西耀州瓷工祁文玉,梁国华创烧。19世纪末的光绪初年外地瓷工张正元在长沟岭采黄釉时发现了白釉,开始烧制穿衣白瓷。20世纪初的光绪中叶又有陕西耀州瓷工路有才、崔大汉二人来华亭在安口创烧成功了红石浆彩绘白瓷产品。使华亭的陶瓷品种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产品主要有缸、盆、坛、罐、碗、碟等。色除青、黄、红、黑釉外,还有了穿衣白釉,开始了白陶彩绘的红色花纹图案。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民国时期)是华亭的陶瓷业和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受到匪患和荒旱的干扰,但陶瓷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许多河南、山西等地的饥民流落到华亭,带来了新技术。加上业主之间的相互竞争,加快了陶瓷业发展的陶瓷业发展的步伐。使华亭的陶瓷花色品种有所增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1913年(民国二年),就有河南安阳瓷工范治昌、陈群阳,山西阳城瓷工汪如海等人来华亭在安口精制陶土白釉。如之汪振懋等个提倡凑资,从豫州、天津、上海等地购买来了石蓝色料,绘制彩图烧成了蓝花白瓷。第二年涨川瓷工张德福又来安口利用当地原料烧制成功了坩泥瓷。接着在1915年(民国四年)汪如海兄弟二人又创烧研制成功了硫璃瓷,这三年间跨了三大步。到了1918年(民国七年)安口人刘瑞又去江苏宜兴学习紫砂陶工艺,回来后试烧成功了紫砂陶器。1919年(民国八年)又有山西阳城瓷工王延太来到华亭在安口创烧成功了穿衣二细瓷。此后,到了1936(民国二十五年),当地人朱志明、赵尔英、幸帮荣三人又去了江西九江学习,回来后办起了陶瓷研究所,附设陶瓷专业学校,研制成功了普通白瓷。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派留德工学博士温步颐先生来华亭,在安口创办了低压电瓷厂。同年安口陶瓷专业学校又请来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校教师李弃疾先生推广了制模技术和雕塑技术。是年,甘肃省政府投资30万元,创办了甘肃省安口窑光华瓷厂。1947年又有山西宁武技师李友恒,随带山西永城瓷厂技师李长庆、瓷工李茂生来华亭,在安口创烧注浆产品和瓷红、瓷绿等有色瓷品。形成了具有华亭地方特色的粗瓷、普瓷、琉琉瓷、紫陶瓷、电瓷产品。釉料有了白釉、瓷红、瓷绿。相应出现了彩绘色瓷和注浆工艺,把华亭的陶瓷业又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接收了光华瓷厂资产,1950年2月,更名为华亭县新华瓷厂,继续生产日用陶瓷。1951年12月后因管理不善停业。
1952年3月1日,人民政府在华亭县新华瓷厂的基础上接收改造了李树周、张瑶林、王元伯三家私营瓷业瓷产,成立了地方国营华亭新华瓷厂,命陈宗周为厂长。当年生产日用陶瓷52.24万件,完成产值6.37万元,实现利税0.44万元。1955年新华瓷厂由安口正街王元伯厂址内迁往朱志明的明兴陶瓷厂,同时明兴瓷厂并入新华瓷厂。主要生产碗、盘等细瓷产品。
在公私合营和大炼钢结束后,1962年县市分设,由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平凉市安口陶瓷厂更名为华亭县安口瓷一厂,继续生产碗、盘等细瓷产品。将平凉市耐火材料厂更名为华亭县安口陶瓷二厂,因耐火材料销路不畅,转产日用陶瓷,主要生产缸、盆、罐、坛等粗瓷产品。并将砂器、砖瓦分出,成立了华亭县安口砂器社及华亭县安口砖瓦厂。后经上级多次拨款,各厂收益有了很大提高。
1964年县人民委员会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批准将华亭县安口陶瓷一厂和华亭县安口陶瓷二厂合并为地方国营企业华亭县安口陶瓷厂。1965年用优质原料研制成生产细瓷的坯釉料配方,使安口陶瓷质量档次上了一个新台阶,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迅速提高,产品开始由国家安排供销系统包销。三年调整期间共完成产量1280.51万件,产值272.53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受无政府主义极左思潮的影响,企业党政工团组织被搞垮,许多管理干部被停职批斗,技术人员下放劳动,生产处于半停顿状态,产品质量严重下降,生产经营亏损。
1971年遵照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指导精神,生产逐步发展,企业管理步入正规,用先进技术装备改造落后的工艺设备有了明显的进步。
2001年安口陶瓷厂被甘肃省体政委列为全省27户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改制试点单位,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成立甘肃省安口飞天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并通过省体政委验收。全年完成产值1106.9万元,销售753.11万元,减亏59.93万元,实现税金48.87万元。同年,还投资48.87万元建成四孔28米辊道窑一座。2002年8月为加快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和民营化改制的步伐,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安陶公司下放安口镇人民政府管理。随之,调整了企业主要领导。
2003年按照“剥离分立,分块改制”的改革改制方案,对安陶公司进行了民营化改革体制。以承担负债式买断净资产方式,以100万转让出售了一、二分厂资产,新组建了甘肃安口华煜陶瓷有限责任公司。以49.5万元转达让经贸公司净资产,分别以10万元转让了陶瓷研究所和铁山公司净资产,以年工龄500元置换了国有企业职工身份。
2004年3月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推选为理事单位,厂长马天明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而且完成了改革改制任务,全面实行了民营化管理。
1、传承保护
为了保护华亭陶瓷彩绘传统技艺,重振陶瓷业发展,当地对陶瓷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加大培养陶瓷彩绘技艺新人力度,开发出图案精美、花色靓丽的陶瓷工艺品,使陶瓷彩绘艺术得以传承。
2012年,为保护安口窑陶瓷工艺文化遗产,华亭县举办了安口窑现代陶瓷展览,该县博物馆用2年多时间,走乡串户共征集到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陶瓷系列器物430多件,按照民用器和观赏器两大类选出具有代表性器物300余件进行展出。[10]
此外,华亭县还启动了安口窑陶瓷文化产业园项目,2012年完成了规划区地形图测绘和初步总平面规划,与清华大学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项目规划协议。
2、传承人
边希平是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窑口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他是华亭王峡口村人,从小就喜欢画画,1974年,到安口陶瓷厂向彩绘工艺美术师杜如桐学徒,1985年始,边希平的贴花、烤花、题字等作品经常出现在窑口陶瓷产品上。后赴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归来后进入厂彩烤车间研究陶瓷技术创新,承担了产品的绘画、构图、题字、造型设计及绘画装饰等技术含量高、责任重的工作。他为陕西省道教名山终南山老子说经台绘制的大型陶瓷壁画《终南山古楼观台历史遗迹图》受好评。他的作品曾获重庆“三峡杯”文艺奖评选金奖、“洮砚杯”艺术作品比赛二等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称号。2011年任华亭县仪州书画院副院长后,继续投入彩效命瓷绘画研究创作,并有多件工艺品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