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灯
上海龙灯有三种。一种是注重装饰的“看龙”,其通常用布制绘色,也有的以绸缎加以刺绣。还有一种和看龙区别不大,但更加朴实且能够自由旋转的“舞龙”,舞龙在耍的时候能上下左右扭转。第三种是以竹笼为骨架,以面筋纸裱糊的“灯龙”,竹笼内点有蜡烛,舞动起来像火龙一般。由于没有“龙衣”相牵连,要龙时要求动作循势连贯。
2、立体动物灯彩
上海灯彩中的立体动物灯彩最为独特。这种灯彩以动物骨架的解剖为依据,运用搓、扎、剪、贴、裱、糊、描、绘等工艺扎制而成。用绢绸、绫缎做罩,金银丝边作装饰,其特点是既有雕塑般的造型,又有缤纷的色彩,装饰效果强烈,形成独特的江南灯彩流派。如百鸟朝凤灯,是由凤凰、孔雀、喜鹊等大小不等的花鸟灯组成,富有生气。
上海灯彩主要采用铅丝、彩纸、绸缎、电灯泡等材料,先将铅丝拉直使其挺拔,按需要尺寸剪断,然后在铅丝上粘一层薄薄的皮纸,以使铅丝不易生锈和扳扎动物骨架时铅丝扭处牢固可靠。20世纪初受西防工艺美术的写实风格影响,上海动物灯彩特别要求动物造型必须以真实的动物解剖骨架图为参考,对具有动物特征的部位加以适当的艺术夸张,骨架造型要求准确、生动、逼真。骨架扎成后,先在腹内接装电线和灯泡,再在表面糊上各色艳丽的彩绸,各块彩绸的接缝处镶以金线或银线(白色绸缎一般镶银线,其他颜色绸缎镶金线),这主要为遮盖绸缎的间缝和协调色彩。然后再对动物的头、冠、眼、颈、翅、尾等部位作精细的镶嵌,这部分的工艺处理相当精密和复杂。如果制作一件龙灯或孔雀灯,它们身上就要嵌上成千上万的鳞片,每个鳞片且要经过四五道工艺才能做成。
2008年6月7日,灯彩(上海灯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0。
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的上海松江地区便有了元宵闹灯的习俗。明清时期,上海元宵灯会已经非常成熟。清代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岁事》说:“肉馅馄饨菜馅圆,灶神元夕接从天。城厢灯市尤繁盛,灯塔烧香费几千。”元宵节半夜,灯市烟火繁盛,居民倾城出游,被称为“走三桥”。
清末秀才,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1828—1897)在其所著的《瀛埔杂志》内,对上海各县(区)的元宵灯会有细腻周详的描写:“沪人放灯每在上元节前后。剪纸镂花为七宝盖,中空可点烛,此唯沪邑有之。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数十金不惜。又或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有以变童装束作女子状,名目台阁,与昊中采茶灯不同。至夜箫鼓喧面,绵亘数里,光耀桔昼,真为焰摩天上。油头半臂,遨游其间,迄无停止。月明星稀,酒阑灯炮,枣花帘内,儿女联观。虽风俗喜奢,亦足见升平气象也。”张秋《诸春华沪城岁事衢歌》注:“云灯之盛于二月者,为花神灯又名凉伞灯。灯作伞形、六角、间有圆者,镂人物花卉,珍禽异兽。细于茧丝,缨络须带。无不精妙,皆以五色锦笺缀成,其工可谓精巧矣。”宋时所置的嘉定县,已于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瀛墙杂志》这样记载道:“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先数日卖灯,谓之灯市。灯有楮练罗帛之属,绘镂人物故事,或为花果虫鱼动植之像。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悬杂物于几,任人商揣,日灯谜,亦日弹壁灯,揣著者其物听其取去。豪家富室,则有缭丝琉璃、鱼鱿彩珠、明角。羊皮、夹纱、麦丝、竹缕、流苏、宝带、鳌山诸品。至期则结彩棚于衢巷,悬灯争胜。白日游观,名日看彩色夜击锣鼓,日闹元宵。”
民国时的《申报》曾经记载了城隍庙灯会的盛况。新中国成立之后,元宵灯会依然存在,期间因“文革”中断,1979年重新恢复。1995年,城隍庙灯会正式更名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简称“豫园灯会”)。之后每年,豫园都会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举办灯会,为期十八天。
1、传承价值
上海的灯彩不同于其他的是更注重整体,讲究题材、造型、色彩,在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上也更积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灯彩的独特风格。
2、传承状况
因社会经济发生转型,在现代商业气息浓厚的上海地区,传统的灯彩技艺已失去生存空间。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上海灯彩传承人无力扎制精品巨作,只能做些小型的旅游纪念品以维持生计,加之后继力量匮乏,传统灯彩技艺难以继续发展传承。以何克明灯彩为代表的海派灯彩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有关方面施以援手,帮助重振。
3、传承人物
何伟福,男,1949年10月23日出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灯彩(上海灯彩)。
4、社会活动
2020年6月15日,由大世界传艺中心、五里桥街道共同举办的2020年黄浦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非遗”文化集市暨“上海灯彩”展示活动近日在8号桥创意产业园三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