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堆画的画面讲究留白,给人以想象,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堆贴技艺。制作通草堆画,采用大造型和小造型的两部法,创造了素堆与彩堆两大形式,并以素堆为主。素堆中的形象刻画,强调堆、雕、贴、画、衬五种技巧,常用刀法有刻、压、划、刮、刺、凿、破等七法,堆造的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等,活灵活现。画与堆,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浑然一体,既保留了中国画浓郁的笔墨情趣,又突出了明洁秀雅的牙雕立体效果。
通草堆画以中草药的通草为原料,以素堆法为主,经过匠心构思、设计、制图、试制、切片加工成通片,精心雕刻成形,绘画组装成堆画。
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遵义市工艺美术厂美工师的左靖,在江浙羽毛堆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取改平贴为彩贴,变彩绘为素堆,创新使用了不施色彩、多层次、厚堆、叠堆的手法,创造出立体感强、又有牙雕质感的遵义通草堆画。作品画面采用国画笔法,保持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画面讲究留白,给人以想象空间。
1972年,遵义通草堆画首次参加广州交易会之中国新题材工艺美术展览会,便获得国内外观众青睐,国外客商当即订货。之后订货额逐年增加,遵义通草堆画逐渐走进欧美等地。作为中华民族工艺精品,遵义通草堆画还多次被选送到法国、英国及日本等国交流展出。
1975年,左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制作《迎客松》《金丝猴》《鹦鹉闹梅》《孔雀开屏》《松龄鹤寿》等5幅大型通草堆画,在具备庄严、华丽、大气的浮雕壁画效果的同时,还洋溢着浓郁的贵州特色。
1984年,遵义通草堆画作品《鹦鹉闹梅》获贵州省优质旅游产品奖,并参加全国旅游产品展评。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遵义通草堆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作为遵义通草堆画第二代传人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左靖之女左惠平依旧坚持创作和传承,并带领儿子李跃积极开展传承和发扬通草堆画技艺的活动。
2005年,随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展开,遵义通草堆画又重新引起了重视。随后,相继入选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为更好地发扬和传习遵义通草堆画,2013年5月,李跃在遵义成立“遵义腾飞工艺品制作经营部”;2014年6月,又成立“遵义通草堆画工作室”;2015年12月,再成立“遵义通草堆画传习所”,免费传授通草堆画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