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龙华街道中心区,紧邻景色宜人的龙华公园,一座建筑风格雅致,校园环境优美的学校悠然屹立,这就是——龙华中学。龙华中学创建于1956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校秉承了“筚路蓝缕,敢为人先”优良传统,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教育资源丰富、办学特色鲜明的区属完全中学。2002年龙华中学被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2005年、2007年学校初中部、高中部相继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截止2021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错落有致、宏伟典雅,环境洁净优美、草翠花香,文化氛围浓郁。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种类齐全,各类实验室常规教学仪器和各种功能室设置均达到省一级学校的标准,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借助校园网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龙华中学现有47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8个班、高中19个班,共有学生2365人。学校在高中各年级开设美术、音乐、体育等特色教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截止2021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215人,专任教师184人,其中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79人,初级教师及员工66人。近年学校不遗余力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引进大批优秀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龙华中学领导班子成员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思想过硬、工作勤快、业务精通。学生要成才,教师素质是关键。为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认真贯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师德规范要求。另外,我们还在校内开展“老年教师当模范,中年教师做示范,青年教师上规范”的“三范”教学活动,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今,学校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规范好,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构建现代化教育模式,确立了“追求本真”的办学理念和“一严两重三强一创”的办学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以“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为宗旨,学校提出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系统、以情感管理为中心的党群管理系统、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系统、以服务育人为中心的后勤管理系统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合力育人管理系统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上下一盘棋,各项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
学校管理,德育为先。龙华中学努力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把德育工作分成以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四位一体”的学校教育和以开办“家长学校”、建立“互访制”、“一校一制”的家庭教育及建基地、搞“社教”等一系列社会教育三方面。学校逐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两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大德育”体系,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对青少年施以全方位的影响,形成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氛围,实现德育整体优化。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推广素质教育。龙华中学长期以来都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探索:在教学中重现教育科研,成立科研处,建立科研骨干队伍,申请国家级课题研究,鼓励撰写论文;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努力做到“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行为上自制,抱负上自强”。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第一课堂为基础,以活动课程为依托,以兴趣小组为活动单位,以竞赛为动力杠杆,以自主选择为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学校还努力营造适宜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学生书画作品、“科技节”“劳技周”等活动、为竞选学生会干部和校长助理而设置的现场答辩等使校园始终充满你追我赶的进取气氛和张扬个性价值的激情。
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努力拼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学校相继获得宝安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学校、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广东省一级学校等荣誉。学校被誉为状元的摇篮,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居深圳市同类学校前茅,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全进全出”的目标
学校的生命在于发展,辉煌已成为过去,学校师生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心同德,扎实工作,谱写教育教学的新篇章,向着“建设示范性高中,打造区域性名校的目标奋勇前进。
龙华中学的前身属龙华小学附设初中班。一九五六年九月,宝安县人民政府考虑到龙华老区干部周吉等同志的要求和建议,为了解决龙华革命老区群众子女上中学难的问题,在龙华小学增设了附设初中班,并借用龙华圩早禾坑村的黄氏宗祠作为附设初中班的校舍。当时,宝安县教育局委派陈晃明老师主持初中班的工作,但行政事务仍属龙华小学(校长:凌鹤鸣)领导。当年招收了五十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龙华地区的二十三个自然村及布吉镇的坂田村、岗头村及羊屋村。附设初中班采取全日制的上课方式。龙华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开设,改变了龙华地区“过去读书难,入学去观澜”的现象。
与此同时,在宝安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龙华人民积极筹建中学,在龙华圩东面一个名叫“沙窟领”的小山坡划出一块土地,首期建起了一幢有四间教室、一间办公室的平房作为校舍。一九五七年九月,将附设初中班移到这里上课,并招收了新生55人,共105人,分初一、初二两级两班,教师6人,由彭汉荣同志主持工作。学校正式命名为“龙华中学”。从此,龙华中学开始了正常的教育工作。
随着教育的发展,龙华中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九五八年建起了一幢有六个课室的平房,一九五九年又先后修建了四幢共二十四间的教工宿舍,解决了教师的住房问题,并开辟了一个篮球场。到一九五九年,龙华中学的规模初步确定。
一九五八年九月,陈晋添出任龙华中学校长。由于教师思想上追求进步,学生也具备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当时,学校从严治校,管理得法,虽然受到大炼钢铁等方面的影响,劳动任务较多,但全校上下一致,注重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教学秩序稳定。一九五九年,龙华中学打响了开办以来的第一炮,首届毕业生在升学考试中,成绩名列宝安县前茅,升学率达百分之八十,其中游晃耀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全县之首,数学科也取得了满分,在全县引来了一片赞扬声。同时,体育工作也有很大的突破,其中女子篮球队打破了龙岗女篮“一统天下”的局面,取得了全县冠军。
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六年,先后有邓畹香、陈贤宏、刘汝祥出任龙华中学校长。这一段时间,在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学校改变了参加社会劳动过多的现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龙华中学的各项工作都在全县有良好的表现,成绩可观,统考成绩始终居于县的前列。
一九六六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文化大革命的思潮波及学校,红卫兵开始组织起来串联,搞停课闹革命,写大字报进行大辩论,学校处于无政府状态,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
一九六八年,彭汉荣出任革命委员会主任,但由于军宣队,贫宣队先后进驻学校,学校只能维持半天上课,半天开展大辩论(劳动)的局面。
一九六八年下半年,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兴起了全民办中学热潮,各村小学都开办初中班,龙华中学只招各村推荐上来的优秀生。为了支援小学办初中,龙华中学教师轮流到各村小学任教。
一九六八年九月,受到全民办中学的影响,龙华中学开办高中,但由于当时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教师人数不稳,实际上学校没有开展正常的教学。
这段时间,值得称道的是,在校友中出现了一名英雄人物——金吉芬。一九六八年五月,在博罗与河源交界的桂山失火,金吉芬跟随部队一起参加灭山火工作,为保卫国家财产安全,她扑山火,不幸牺牲,年仅十八岁。被广州军区授予“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女战士”的光荣称号。这段时期,学校由于出现英雄人物而带动了宣传工作。学校组织了宣传队,讲英雄、唱英雄。成为全县的榜样。
一九七六年,粉碎了“四人帮”,龙华中学在彭汉荣校长的领导下,坚持拨乱反正,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新将精力集中到教育工作上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文革时期下放的教师陆续回到中学,充实了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也逐步健全。
一九七九年,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龙华中学在高考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有一名学生考上了高等院校,占当时全县升上大学人数的四分之一;还有四名学生考上了中专。打破了龙华中学历年来未出过大学生的局面。
由于上级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基础建设在这个时期也有新的突破。一九七六兴建了一幢三层共三百多平方米的办公楼;一九七八年又兴建了一幢学生宿舍,建造了足球场,并圈定了龙华中学的范围。
一九八○年九月,学校的高中部停止招生,龙华中学成为初级中学。
八十年代,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学校全面贯彻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特别是一九八四年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方针。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健全了学校的管理制度,集中力量把学校转到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中心的轨道,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生活上、政治上关心教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实行校长责任制,管理上实施“两包一聘一奖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营造了竞争氛围,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明显的好转。一九八三年,龙华中学的整体教学水平由全县的中下水平,提高到中上水平。
一九八五年,龙华中学取得了自开办以来骄人的成绩,在升中考试中成绩名列全县第四名,在一百名考生中有十八名考上中专及名牌中学。被宝安县评为“教育先进单位”。
一九八六年冬,为了进一步整顿校风,提高教学质量。在彭汉荣校长的倡导下,学校开展了以“抓思想、比进步;抓纪律,比作风;抓学习,比成绩;抓卫生,比整洁”为内容的“四抓四比”活动;彭汉荣校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勤、苦、实”的校风,由于全校师生能以此为动力,所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较为稳定,成绩始终属于全县中上水平。
这段时间,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得特别好,是全县的田径重点,成绩突出。一九八○年,获得深圳首届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第一名;一九八六年,分别获得深圳市、宝安县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的第三名和第一名,在市航模、海模、车模比赛中也名列深圳市的前列;一九八六年,龙华中学获得县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龙华镇的经济也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愈来愈重视,投放到教育方面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八十年代中期,学校的建设又取得新的进展。为了稳定教师,从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七年,龙华镇政府共拨款22万元投资兴建了22套教师宿舍。一九八五年还兴建了两座共8个课室的教学楼。
一九八六年,为了加快龙华镇教育发展步伐,彭汉荣校长接受教师的提议,积极向龙华镇政府汇报,反映兴建教学大楼的迫切性,得到了龙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同年,龙华镇政府决定兴建教学大楼。当时,龙华正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上仍有困难。为了解决资金上的困难,以黄亦辉书记为首的镇领导班子采取了“三个一点”的办法筹资。(即上级拨款一点,镇政府出资一点,群众集资借款一点)得到了全镇人民的支持,共筹资100万元,兴建了总面积达三千三百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并于一九八七年九月落成,投入使用。教学大楼的落成,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场所,使得学校的面貌大为改观。
一九八七年,龙华中学开办职业高中,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年。为了办好职业中学,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努力探索办好职中的新路子。先后派出三名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另外,学校采取了联合办学的方式,在学校完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送到深圳市财经学校、广州市轻工学校学习专业知识,这些学生在专业学校学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的需要,因而受到不少单位的欢迎。
在勤工俭学方面,龙华中学积极开拓第二产业,在一九八七年利用空闲的课室开办了两间工厂,在一九八八年又通过集资建了一幢厂房,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初步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窘境。
一九八九年,彭汉荣校长退休,吴平恩同志接任校长。吴平恩校长上任以后,团结了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奋力爬坡。在“严、勤、苦、实”校风的基础上,吴校长提出了“爱国、勤学、尊师、守纪”的校训。确定了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首位,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学校的内部改革,逐步明确了学校的管理目标。这几年,学校教学工作保持稳定,教学成绩达到县的中游水平。
一九九一年,学校团委被深圳市评为“先进团委”。一九九二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较为出色,政教工作在县综合评估中评为“优秀”,财务工作也评为“先进”、团委又获得深圳市“先进团委”的称号,教学成绩稳中有升。因此,一九九二年,龙华中学再一次获得县“教育先进单位”的荣誉。
在办学方向上,龙华中学新的领导班子仍从严要求,以勤补拙,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办出龙华中学的特色。这几年,注重了书画教学,学校的书画小组在深圳小有名气,同时,为龙华镇及邻近镇输送了一批书画人才。在职业教育方面,继续加强联合办学,先后送两批学生到华南师范大学学习专业知识。
这几年,学校注重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加强了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教育,得到社会各届人士和热心校友的支持。一九九二年,龙华镇总公司捐款十二万人民币帮助学校重新修建了两个篮球场;香港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主席、校友谢国辉先生也慷慨解囊,捐资250万港币兴建“国辉科教大楼”。另外,香港合益机械公司董事长吴辉先生也捐献10万港币支持学校建设,香港商人、龙华信孚手套厂老板张子弥先生,校友卓运连、廖玉明等热心人士也捐钱捐物改善办学条件。
一九九三年五月,龙华中学举办“三十七周年校庆暨国辉科教大楼落成典礼”,两千多校友欢聚一堂,齐庆母校旧颜换新装,一九九三年九日,“国辉科教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并争取宝安区教育局、镇政府的支持,拨款80万元配备了一间电脑室(286)、一间语音室及一批教学常规仪器,通过建立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抓好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一九九四年一日,广东省教育厅来校检查实验室,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当场宣布,龙华中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达到省一类标准。
一九九三年底,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镇政府划出地皮,龙华村校友彭勇强先生捐资15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校办工厂奠基,使学校勤工俭学有了新的突破。
一九九四年一月,吴平恩校长退休,由杨东辉同志接任校长。杨东辉校长上任后,重视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并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拓宽办学渠道,一九九四年组织职业高中学生参加特殊类,就有四名学生被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由于管理科学,措施得力。一九九四年十一日,龙华中学被宝安区教育评为区一级学校,成为宝安区区一级学校之一。
一九九五年,杨东辉校长带领广大师生努力拼搏,坚持改革创新,调整中、高考主攻方向,教学成绩显著提高,一九九五年参加深圳市中考,龙华中学列宝安区第四名,陈育成同学以标准分880分的优异成绩列全市第一名,成为一九九五年深圳市中考“状元”。高考方面,职业高中学生有25人考上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考上人数比一九九四年增加6倍。一九九五年九月,龙华中学被宝安区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先进单位,被市德育办评为”十佳警校联岗“。
一九九五年九月,龙华中学办学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全校共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96人,教职工143人。
一九九六年四月,杨东辉校长调离龙华中学,黄松富同志接任校长,黄松富校长上任后,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明确办学目标,制定了“质量 特色,争创优秀职中为办学目标。另外,学校还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新装配一间486网络计算机室,一间“三史一情”室,一个植物园,各教室、办公室、走廊重新粉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一九九六年十月宝安区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比中,龙华中学荣获二等奖,仅次于宝安中学和新安中学。
一九九七年,为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学校制订了《学校管理条例》,其中包括校长职责,各处室职责及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职责27条;“三风一训”和学校精神;《学生管理常规》25条等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管理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龙华中学校风严格、教风严正,学风严谨,管理科学,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一九九七年十月,学校被宝安区教育局授予“教育系统文明学校”称号,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深圳市评为“教育系统文明学校”。另外,一九九七年六月,学校校刊出版首刊。校刊出版为宣传龙华中学打开了空间。
一九九八年三月,学校被宝安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被区教育局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十月份,龙华中学荣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
一九九九是二十世纪龙华中学较为骄傲的一年,高考取得了辉煌成绩,93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考上92人,升学率达98.9%;44人参加特殊类高考,考上44人,升学率达100%;高职类高考综合平均分630分,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高出全市平均分113分,高出第二名36分;报考6人专业,有5个专业的成绩列全市第一名;700分以上人数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超出正常占有率的10倍;韩丽冰同学的标准分829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深圳市特殊类高考状元;陈晓明同学昂首跨进全国学府之一——清华大学的校门。龙华中学高一新生录取分数是全市较低的,却创造出全市同类学校较好的成绩,这是“低进高出”的典范。一九九九年九月,学校被宝安区委、区政府评为“1996—1998年度立功创先劳动竞赛先进单位”。一九九九年,龙华中学还被区政府、市政府列为重点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