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是现代诗人蹇先艾于1926年5月20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先写近景:霞光仿佛金波伴着晨风,温柔地掀动着薄薄的窗纱,林中的鸟儿开始婉转地歌唱,袅袅的歌音传入槐花深院中,“伊们”甜美的清宵梦不得不被惊醒了;再写远景:半圮墙垣沐浴在晕黄的阳光之中,花架上的藤萝在光的浮动中仿若几片欲振翅的紫蝶,远天月儿已渐渐淡落了影像,这时小巷头飘起一片清脆的叫卖声,构成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深院小巷春晓图。此诗短小精炼,意象生动,诗中的山光水色都富于生命的活力;并且由近而远,层次分明。
春晓
纱窗的外面低荡初晓的温柔,
霞光仿佛金波掀动,风弄歌喉,
林鸟也惊醒了伊们的清宵梦,
歌音袅袅啭落槐花深院之中。
----
半圮的墙垣拥抱昏黄的波光,
花架翩飞几片紫蝶似的藤萝,
西边天已淡溶了月舟的帆影,
听呀,小巷头飘起一片叫卖声!
蹇先艾在新文化运动感召和徐志摩、闻一多、朱自清等新诗人的影响下,曾与李健吾等人发起组织新文学社“曦社”。1923年至1928年间,蹇先艾先后发表了50多首新诗,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蹇先艾(1906~1994年),遵义老城人。笔名罗辉、赵休宁、陈艾利、蔼生等。幼年在遵义读私塾,出生清末名门,自曾祖父始,累代皆有功名。祖父官至道员,清同治八年(1869年)奉办“遵义教案”有功,加赏布政使衔。父蹇念恒,举人,曾任今越西等县知县。蹇先艾的短篇小说集有《朝雾》、《倔强的女人》等,散文集有《城下集》等。
描写大自然春晓的诗浩如烟海,要想从中翻出新意或立住脚跟真是难而又难;可这首《春晓》却鹤立鸡群,十分精湛,它的立身之本当属于描写的细腻生动与构思的奇崛精巧。诗人先写近景:霞光仿佛金波伴着晨风,温柔地掀动着薄薄的窗纱,林中的鸟儿开始婉转地歌唱,袅袅的歌音传入槐花深院中,“伊们”甜美的清宵梦不得不被惊醒了。下节则写远景:半圮墙垣沐浴在晕黄的阳光之中,花架上的藤萝在光的浮动中仿若几片欲振翅的紫蝶,远天月儿已渐渐淡落了影像,这时小巷头飘起一片清脆的叫卖声。这是一幅生动逼真的深院小巷春晓图。其视点由近而远,层次分明,有静有动,意趣横生,一切自然意象都充满生命的活力,它不客你不喜欢不动容,诗人的挚爱之情已溢于言表。
这首写景抒情之作,短小精炼,意象生动,诗中的山光水色都富于生命的活力;并且,由近而远,层次分明,“初晓的温柔”,金波般掀动的霞光,任“他们的清宵梦”做得多么甜美,也不得不在林鸟的袅袅歌音中惊醒,尤其是那清脆的“一片叫卖声”,叫破“拥抱晕黄的光波”的半圮墙垣而来,叫破西天淡溶了的月舟的帆影而来,一前一后,一呼一应,传神写照,理趣横生,自成一幅春意盎然的人生图画,这正是《春晓》非一般风景诗能及之处。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拨动经典的风铃:罗振亚赏读新诗》:更令人叫绝的是,题目是《春晓》,可诗中却无一“春”字,你又时时感到无处不闻春意闹,无处不着春晓色,真真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罗绍书《美刺诗论》:此诗收入朱自清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时,作者还对首句作了修改,将原来的“这窗纱低荡着初晓的温柔”,改为“这纱窗外低荡着初晓的温柔”,其用意似在使全诗的句式更加自然而协调一些。
现代诗人、作家张绍民《向上奔跑·中学生诗意成长读本》:在语言上,《春晓》写春而不见一个“春”字,写晨景而不带一个“晨”字,然而,又无处不闻春意闹,无句不着初晓的景色。是颇见匠心的。另如“啭落’’之用于袅袅歌音,“晕黄”之用于半圯墙垣拥抱的光波等,不仅意象鲜明,有力地加强了诗的韵味,更见诗人观察事物、体验生活之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