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是近代诗人臧克家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短短二十一个字,便刻画出了三代人的形象,但又不仅仅是三代人的形象,它折射出的是旧中国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里的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这首诗语言洗练质朴,极具简约凝练之美。
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一九四二年
1942年,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面对着逆转的现实,作者感到苦闷,他在思索着未来的生活道路。这时作者客居于河南叶县的寺庄。他看到当地农民的悲惨命运与战前自己作品中所反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时间允许,他当然也可以采用精雕细刻的手法用叙事诗的体裁写一部农民悲惨的生活史,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创作了这短短三句话的新诗。
臧克家(1905~2004年),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主要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等。
这首诗由三个排比句组成,没有任何的修饰和形容,总共才二十一个字,可说是质朴、简洁到了极点。不过质朴、简洁之中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孩子”、“爸爸、“爷爷”这三个主语独立成行,把原本三行的排比句分拆成了六行;二、“在土里”这个词组,诗中连续出现三次,不避重复之嫌。看来诗人这样安排是经过情心考虑的,包含着他的一番苦心。
诗人对旧社会的农民怀着深厚的同情,但他在写诗时却力求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所描绘的对象后面,不作直接的裸露和宣泄。《三代》把“孩子”、“爸爸”、“爷爷”独立出来,其主语的性质不变,在句中的作用不变,但它们给予读者的印象却大大强化了,诗人不增添一字、不作正面道破,读者却能由此领会到这正是诗人所要强调的祖孙“三代”。旧社会的农民牢牢维系在那巴掌大的土地上,尽管日月穿梭,四季更替,他们对土地的执著追求始终不变。诗人正是深切了解社会农民的遇和心态,才扣住农民和泥土的关系这个独特的角度,作为自己构思的核心。
三个排比句好像电影中的一组蒙太奇镜头,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空间的并列,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承续。倘是前者,我们可以这样设想爸爸作为家中的强劳力,正在地里拼命劳动,养家活口,所以他就不能照顾在泥里滚爬的孩子,更无暇顾及葬在土里的父亲。倘是后者,这一组镜头所揭示的无情事实是今天“在土里洗澡”的“孩子”,到了明天,就该“在土里流汗”了,而那时,“爸爸”也早已年老力衰,榨尽了身上的血汗,又将“在土里葬埋了"。真是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岁月不居,境况不变。
诗人感慨无限而又深藏不露,下笔简洁质朴而又内涵深厚,使得这首诗成为他反映农民生活的一首杰作。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现代诗歌》:“这首诗在建行上有一番艺术用心。本来是三个排句,却分成六行,这就在视觉上起了突出三代的效果。建行能加深印象,而相同的排列,则增强了节奏感。一首短诗也有排比反复的韵律。这一些都是新诗与旧体诗不同的地方。臧克家在这里充分发挥了新诗的特点,注意到行的均齐,句的匀称。一字不易,都排在自己的最佳位置,达到意深诗美的高境界。”
广东教育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伍夫楹《中外微型诗鉴赏》:“这首诗就像泥土一样朴素、本色,不加任何的修饰。”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董小玉《中外诗歌名篇赏析》:“短短二十一个字,看似平淡,实则深沉,字字血泪,韵味无穷。”